神父您好!人们往往把宗教和迷信联系在一起,请问神父如何区分宗教信仰和迷信?
2024
十月
06
【问问神父】323|教会里的通谕到底是什么?
问题:真理文化的弟兄姐妹们好,每逢教会里大的瞻礼的时候,比如复活节或圣诞节,教宗就会发一篇文章。有的时候,教会里开大会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文件。这些文章或文件,都有不同的名字,比如“文告”、“通谕”“牧函”等。有时教友在理解的时候,会混淆,请问这些文件之间,彼此有什么不同吗?谢谢。
方济神父:
名字的由来
“通谕”这个词源自拉丁语:“encyclius”,意思是“圆形”或“包起来的圆筒”。这个名字听起来比较古怪。它是由历史上传下来的。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代还没有纸。当时的人主要将书写的内容写在羊皮卷上。当时的书籍也都是卷起来的,写在羊皮卷、莎草纸,或是泥板上等等。但是这样的材料有一个缺陷,就是容易磨损。于是古罗马人就想了个办法,在羊皮卷的外面包裹上一个圆筒。当时使用这样的短粗圆柱体的人,除了邮差,主要是罗马的将军们。当时在传递军队的命令的时候,常常是将一节木头(也有羊皮筒)的中间掏空,放上写好的命令,封死后让传令兵传来送去。后来,这个圆柱体就变成了权力的象征,变成了后来的元帅权杖。而它的拉丁语名字“encyclius”也就慢慢保留下来了。
那么在教会初期的时候,教宗颁布重要的教会信理,并让送信者前往各个教区将信送到各地教会神长手中。由于古代交通不发达,通常送信时间会长达十天甚至数月,所以当时教会长官为了防止信件的损坏,或被不法分子恶意篡改,也使用类似于罗马军团一样的传令节将信包裹起来。久而久之,教宗用来传信的物品也代表了教宗的权威。所以今天的教宗通谕也被称为“Encyclicals”。
虽然通谕自教会初期便有了,在教会里有着很长的历史,但似乎直到本笃十四世(1740-1758) 在1740年所颁布的《论牧职的》(Ubi primum) 的时候,才正式使用“通谕”这个名词。在教宗本笃十四以后的教宗,从克雷孟十三世(Clement XIII,1758-1769)到额我略十六世(Gregory XVI, 1831-1846)都很少采用通谕方式。直到近世,从碧岳九世(1846-1878)开始,“通谕”才再次成为教宗一般性教诲的常用方式。
通谕特性
(1)在准备通谕的时候,教宗可以委任某些人士、或一组学者;也可以用秘书;或是自己动手来写。一般来说,通谕多以教会官方语拉丁文发表,但是,可以有例外,比如教宗庇护十一世于1937年发表的通谕《在焦虑中》就是用德语写成。在书写的时候,作者会引用一到两句或者三句能够概括其内容的圣经作为通谕的起始句。通谕原文的首两个字会成为该通谕的正式名称。
(2)教宗通谕的内容是关于教义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教会纪律的问题。它不包涵教会法律秩序准则。通谕既是牧函,它便是教宗最正式地行使他身为牧者及教师和主教团之首的责任的工具。也正是因为此,通谕属教宗平时的训导权的一部分。一般来说,通谕的内容多属于平常训导权。再者,正因其原属教宗平时的训导权,为此它的内容是可以改变的。要正确地理解一封通谕,必须把它置于教宗其他训诲和当代神学思维这两种脉络中来理解。
(3)通谕的对像不仅面向所有的教会信友,也面向所有心怀善念的人,或者说是写给全世界的人看的。比如教宗方济各所写的通谕《愿你受赞颂》和《信德之光》,为所有的人都是有益处的。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圣父教宗方济各总颁布了三道通谕。他的首道通谕2013年6月29日发表的《信德之光》。该通谕的目的首先是重新认识信德的光能够照耀全人类这一特性;其次加固人对信仰所敞开的广泛视野的认识,从而宣认信仰的一致性和完整性。2015年5月24日,教宗方济各颁布了其任期内的第二道通谕《愿祢受讚颂 - 论爱惜我们的共同家园》。这道通谕的主题是为生态问题,呼吁世界各国进行积极对话,共同采取迅速且一致的行动,以对抗环境退化与气候变化。他在2020年10月3日发表了第三道通谕,名字为《众位弟兄 - 论兄弟情谊与⼈际友爱》,也称之为“社会通谕”。这道通谕的标题取自亚西西圣方济各的《劝诫》,旨在促进全世界对手足之情和社会友情的渴望。
通谕的作用
以特殊的时代问题和具体的理由为前提,“通谕”一般作为教宗正式训导的途径来发挥作用。从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开始通谕发展成为教会宣扬福音的主要渠道。为此,每个信友都有义务接受和服从教宗通谕。如果通谕中对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作出最终裁定,则不允许神学家们再对这个问题进行争论。比如在教会历史上,教宗圣克肋孟一世曾发表过《致格林多人书》通谕。这一通谕论述了教会的组织结构,罗马宗主教的首席权,平息了当时发生的格林多争端。
总结:“教宗通谕”(宗座通谕),是指教宗,就牧民或神学问题,或一个重要的主题做出较长篇的反思,对全世界天主教信友所下达的教导信件,或称之为正式的官方通函,为的是统一教理教义,化解内部纠纷。发布通谕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教会的手段和方法。通常来说,通谕的篇幅比较长,主文是拉丁文。在通谕发布的同时,也会有其他重要语言的译文。文章开头的两个拉丁字,为通谕的正式名称。
同时,这位提问问题的听众朋友也提到了,我们教会里的官方文件有许多不同的种类。总体来说,教宗的训导分为三个等级:1.神圣的(Sacred)2.普通的(Ordinary)3.一般的(General)。当我们提到教宗所发表的训导讲话的时候,先要搞清楚这个教会文件属于哪一类,哪个等级;在发表该文件的时候,教宗使用了什么样的身份,以什么样的形式发表的。
另外,为了适应世界不断变化,并回应各地教会和普世教会的需要,教宗会颁布各类文件。这些文件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天教会信仰的界限,对具有争议性的观点做出一些阐释,鼓励或遏制教会内的各种行动,等等。可是,虽然这些文件都是由教宗颁布,但并非所有文件都具有同等的分量。在这些文件当中,最重要的是宗座宪令、通谕和宗座劝谕。其次是宗座牧函、手谕、教宗敕书、教谕和宗座简报。
评论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
555